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会员登录 申请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11月8日)

发布时间: 2024-11-25     来源:

内容整理:IEEE PES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技术委员会


 2024年11月8日 

【快讯:工信部对《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面向中短时、长时电能存储等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需求,加快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多元化发展,提升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安全可靠性、经济可行性和能量转化效率。加快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推动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加快提升技术经济性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鼓励结合应用需求探索开发多类型混合储能技术,支持新体系电池、储热储冷等前瞻技术基础研究。积极鼓励火电合理配置新型储能,探索开展新型储能配合调峰、调频等多场景应用。针对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富集且本地消纳能力较低的地区,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加快推进共享储能,提升储能对电力系统的辅助服务能力。加快在土地资源紧张或偏远地区推广替代型储能,加强变电站、应急电源等设施设备建设,增强电网保障能力。

 

【地区:北京发布《关于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意见》】

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聚焦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绿色合作共建共享五个方面建成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绿色高端制造业,正在与人工智能、先进能源等加速融合,有力推动传统产业质量和效益的跨越式提升。坚持“出行即服务”未来交通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融合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地区:广州发布《广州市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鼓励园区合理配置一定规模新型储能,有条件的依托变电站现有及周边用地建设储能电站。有序发展中型以上规模氢储能系统和氢能调峰电站,促进氢能储能耦合发展。灵活发展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鼓励商业商务区、工业园区、大数据中心等区域根据用能特点配置冰(水)蓄冷、电化学储能等不同类型储能设施,探索先进制造业配置储能电站,促进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支持构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电池租赁、回收利用的新型储能生态体系。探索综合能源服务模式,鼓励综合能源服务商打造区域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开展虚拟电厂建设试点

 

【地区:深圳发布《深圳市推动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鼓励租赁公司围绕汽车全产业链,深挖制造、销售、运营等应用场景,在公交车、出租车、公务用车、城市配送、长途运输、租赁车等领域开展合作。鼓励通过融资租赁发展新能源汽车及新型储能电池、充电桩等配套设施。

 

【地区:东北能源监管局发布《东北区域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东北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

增加并网主体类型、优化并网管理考核机制、丰富电力辅助服务品种、健全信息披露报送和监督管理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做好电力系统并网运行和辅助服务管理,保障东北三省一区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及电力市场有序运营奠定坚实基础。明确扩大并网运行管理主体,促进“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按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新增接入公共电网的电化学、压缩空气、飞轮和热储能等独立新型储能电站,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等能直接响应电力调度指令的可调节负荷,充分挖掘供需两侧的灵活调节能力,推动电力系统由“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互动”升级。

 

【地区:沈阳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沈阳)实施方案》】

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实施辽宁全域绿色高速智慧能源项目,率先完成沈阳域内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路堑边坡分布式光伏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充换电设施网络布局,推进停车场与充电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大功率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以绿色交通综合能源站项目为示范,在有氢燃料需求的区域有序布局加氢站。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化,新增和更新公交车全部采用新能源车辆,更新出租车全部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引导鼓励纯电动汽车在巡游车领域应用。到2025年,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30%;到2030年,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7%,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0%。

 

【数据: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数据情况】

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143.3万台,同比增长49.6%。其中,公共充电设施332.9万台,私人充电设施810.4万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809万辆,车桩比为2.46:1。今年1至9月,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增量为283.7万台,月均增长31.5万台。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增加60.3万台、私人充电设施增加223.4万台。同期,全国电动汽车充电量为66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


往期【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链接: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11月1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10月25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10月18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10月11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10月4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9月27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9月20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9月13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9月6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8月30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8月23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8月16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8月9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4年8月2日)电脑端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