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8月26日)
英文题名:
基本信息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关联能源:
适用范围

内容整理:IEEE PES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技术委员会


2022年8月26日 

【政策:交通部、能源局、两网联合印发《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存量土地及停车位,加快建设或改造充电基础设施。适当投放移动充电基础设施,满足高峰时段充电需求。加强普通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群周边等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超快充、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提升充电效率。通过互联网地图服务平台等渠道,及时发布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设置以及实时使用情况,为公众提供实时信息查询服务。鼓励探索提供预约充电等服务。电网企业要加大配套电网建设投入力度,合理预留高压、大功率充电保障能力,满足充电设施建设需求。对部分电网暂未延伸到位、不具备大容量供电条件的偏远服务区(站),应优先采用分布式电源等方式就近供电。

 

【政策:交通部发布《绿色交通标准体系(2022年)》】

标准体系共收录242项绿色交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基础通用标准11项,节能降碳标准101项,污染防治标准78项,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标准35项,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标准17项。包括了行业碳排放核算核查、近零碳交通示范区建设、城市绿色货运配送评估、氢燃料电池公共汽车配置、城市轨道交通绿色运营等重点标准需求。

 

【政策: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等政策】

将已两次延期实施、今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实施至明年底,预计新增免税1000亿元。保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其他相关支持政策稳定,继续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在上路权限、牌照指标等方面予以支持。大力推进充电桩建设,纳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范围。

 

【地区:陕西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支持省内龙头企业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完善推广应用电动、氢能汽车的支持政策。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和加氢网络体系,推进城市公交枢纽、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充电设施设备的规划与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鼓励建设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增量配电网,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

 

【地区:《河南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布】

明确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220万千瓦,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建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按要求配建或购买一定挂钩比例储能规模。鼓励已并网的新能源项目配套建设新型储能或购买调峰能力。

 

【地区:河北省发改委同意成立电力负荷管理中心】

同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整合自身专业力量,成立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同时要求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积极开展电力负荷智能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配合河北省发改委开展需求侧管理相关政策、技术研究,做好需求响应、有序用电和节约用电组织实施等工作。

 

【地区:《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坚持分布式与集中式并举,加大分布式光伏应用,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有序发展集中式光伏,配套建设储能设施。在资源禀赋较好的地方开展微电网建设,促进微电网、局部电网与大电网协调发展,推动微电网参与大电网的频率/电压调节以及削峰填谷等,扩大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场景应用。推动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技术示范应用。

 

【地区:福建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因地制宜发展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积极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整县(市、区)集中推进。明确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

 

【技术:国网湖北电动汽车服务公司推动充电桩负荷调控】

该公司通过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的负荷聚合运营系统,远程调控了省内3694台可调直流充电桩参与调峰响应,助力电网削峰填谷。该平台负荷聚合运营系统是国内首个聚合电动汽车柔性负荷参与电网互动的系统智能应用,今年以来已协助湖北、陕西、山东、江苏等多地实现了对充电桩的负荷调控。此次需求响应的实际最大削峰负荷达2.2万千瓦。

 

【国际:美国加州2035年将全面禁止销售新的燃油动力汽车】

该新规由空气资源委员会(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批准。至2026年,在加州销售的新型轿车、SUV和小型皮卡中,零排放汽车的销售配额必须达到35%,2028年达到51%,2030年达到68%,2035年达到100%,规定中的配额还将允许20%的零排放汽车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往期【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链接: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8月12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8月12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8月5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7月29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7月22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7月15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7月8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7月1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6月24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6月17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6月10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6月3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5月27日)电脑端  手机端 


关联标准
替代标准
引用标准
标准分类号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