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8月19日)
英文题名:
基本信息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关联能源:
适用范围

内容整理:IEEE PES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技术委员会


 2022年8月19日 

【政策:九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加快建设数字化交通基础设施,推动交通系统能效管理与提升、交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先进交通控制与管理、城市交通新业态与传统业态融合发展等技术研发,促进交通领域绿色化、电气化和智能化。力争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大幅下降。

 

【政策:交通运输部答网民关于“建议加强高速服务区的新能源充电桩建设”】

制定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行动方案和技术指南,按“桩站先行、以供促需、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广泛覆盖、适度超前、通用开放、智能高效”原则,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固定设施为主体,移动设施为补充,重要节点全覆盖,运行维护服务好,群众出行有保障”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政策:《科技部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发布】

针对自动驾驶从特定道路向常规道路进一步拓展需求,运用车端与路端传感器融合的高准确环境感知与超视距信息共享、车路云一体化的协同决策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交叉路口、环岛、匝道等复杂行车条件下自动驾驶场景示范应用,推动高速公路无人物流、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网联公交车等场景发展。

 

【地区:《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

积极推动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对纳入并完成我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的整车制造企业、车辆运营企业以及核心零部件企业,按照一定标准分别予以奖励。推动氢能在发电、热电联供、工业车辆等领域示范,促进技术示范应用与推广模式创新。

 

【地区:《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通过市级互联互通充电桩平台提升充电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和协同控制能力,引导电动汽车发挥削峰填谷作用,至2025年全市新增智能充电设施20万个。2025年全市需求侧调节能力不低于最大用电负荷5%。到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碳排放强度下降至4吨/万千瓦时左右;到2030年降至3.8吨/万千瓦时左右。

 

【地区:《推动川渝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协同行动方案》发布】

健全和壮大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链条。鼓励风光储电站一体化发展,支持在关键节点布局电源侧储能,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发展。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和各类储能资源,全面放开市场化交易,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灵活调节、多向互动,优化电网调度。

 

【地区:陕西发布3项氢能政策支持和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陕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 年)》、《陕西省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开展配套加氢站、油氢(油汽氢)合建站及储运能力建设。加快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氢能分布式发电系统、应急电源系统、氢原料升级示范应用。

 

【地区:《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

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支持打造氢能化、智能化物流运输与燃料电池汽车综合服务平台。到示范期末,实现推广1万辆以上燃料电池汽车目标,年供氢能力超过10万吨,建成加氢站超200座。

 

【行业:浙江《公共机构“零碳”管理与评价规范》】

引入碳排放总量、单位建筑碳排放量、人均排放量、碳中和率及可再生能源及绿色电力利用率等量化指标,从基本要求、“零碳”管理水平、绩效指标入手,着重围绕能源管理、绿色管理、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绿色电力、碳中和等方面,指导“零碳”公共机构建设。

 

【数据:中汽协发布《2022年7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简述》】

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7万辆和59.3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7.2万辆和4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1.1倍。

 

【数据:国家能源局统计全国建成加氢站超270座】

上半年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5.9%。通过统筹推进加氢网络建设,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全国新增130万台充电桩,是去年同期的3.8倍。

 

【快讯:国家电网在部分高温高负荷省份试点推行电动汽车错避峰充电】

重庆、浙江、湖北三省市首批开展试点,覆盖近35万根充电桩,在15:00—22:00用电高峰时段,适时适度调整充电功率,平抑高峰负荷。该举措一次最多延长5-6分钟充电时间,国网将给予一定的充电服务费优惠。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技术公司表示,此次3个省市的电动汽车保有量近80万辆,若集中在高峰时段充电,将增加电网负荷200万千瓦负荷,相当于30多万户家庭用电负荷。


往期【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链接: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8月12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8月5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7月29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7月22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7月15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7月8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7月1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6月24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6月17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6月10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6月3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5月27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5月20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5月13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5月6日)电脑端  手机端 


关联标准
替代标准
引用标准
标准分类号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