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1.1常规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常规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见图l。
该系统有两条传输通道A(PV板用户)和B(PV板蓄电池用户)将光伏电能只供应给用户。其基本工作原理为:(1)当B大于用户所需时,若蓄电池未充满,则部分电能首先经通道A送到用户以满足其需求,其余的电量经通道B用于蓄电池充电;若蓄电池已充满,则部分电能经通道A送到用户满足其需求。多余能量将通过泻放电阻释放。(2)当PS小于用户所需时.若蓄电池未电力不足。则只全部经通道A送到用户.而蓄电池经通道B放电以补充用电缺口;若蓄电池电量不足.为避免蓄电池损坏。则中断用户供电,R全部经通道B用于蓄电池充电。显然。要保证该光伏发电系统正常运行,应尽可能避免中断供电和泻放电能的情形出现.这就要求蓄电池的容量足够大。此外,由于蓄电池能量密度低.自放电率较高等因素,蓄电池不适合长期储能.因而采用单一的蓄电池储能难以实现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自治运行(即系统供电不中断、完全依赖光伏发电而无需其他电力补充)。

1.2离网型组合蓄能自治光伏发电系统
离网型组合蓄能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见图2)采用蓄电池与电解水制氢蓄能(水电解氢装置、氢气罐、燃料电池)相结合的方式蓄能。其中蓄电池容量小用于短时蓄能.电解水制氢蓄能容量大.用于长期的蓄能。蓄电池效率高(r/st一-0.8~0.9)、动态特性好但能量密度低、自放电率较高;而氢气能量密度高易长期存储无泄漏,但电解氢装置(叼臣一O.6"0.8)和燃料电池(田w一0.4~0.7)效率较低。蓄电池和电解水制氢装置相结合可形成优势互补:系统自治运行。且动态响应好、能量利用效率高。
如图2所示.和常规系统相比.该系统增加了两条能量传输通道C和D,其中通道C:PV板电解氢装置燃料电池用户,通道D:PV板电解氢装置燃料电池蓄电池用户。但是,系统的优化运行和设计变得较为复杂.如:PV板面积、蓄电池容量与电解水制氢蓄能容量等设计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