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题名:【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12月9日)
英文题名:
基本信息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关联能源:
适用范围

内容整理:IEEE PES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技术委员会


 2022年12月9日 

【政策:科技部、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从单纯追求能源消费侧的节能减量转变为以低碳发展为导向的能源消费侧革命,积极开展城镇低碳发展表征评价方法与监测系统、城市低碳能源系统、光储直柔新型配电系统、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减排与提质增效、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完善。

 

【地区:《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标准体系》发布】

旨在通过构建标准体系,引导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和标准创制,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和科学有序发展。全面贯彻国家关于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北京率先打造氢能创新链和产业链,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京津冀能源结构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地区:《安徽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推动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加快工业园区、公共建筑、居民住宅等屋顶光伏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光伏+”项目。积极开发风电资源,在皖北平原、皖西南地区建设集中连片风电,持续推进就近接入、就地消纳的分散式风电建设。

 

【地区:《浙江省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

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氢能、储能、节能降碳等清洁低碳能源领域科技协同创新,重点突破光伏组件关键技术、燃气轮机技术、深远海风电技术、氢能制储运技术、化学储能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鼓励海洋能、地热能技术创新。

 

【地区:《陕西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发布】

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推进既有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新建居住社区要确保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提升城乡地区充换电保障能力,加强车网互动等新技术研发应用。

 

【地区:《广东省“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发布】

要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清洁替代,引导市内短途货运配送更多采用新能源货车。促进电动汽车在短途物流、港口和机场等领域推广,鼓励港口城市在主要港区推广应用新能源货车从事集疏运。

 

【地区:《福建省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

积极主动发展清洁能源,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要坚持创新引领,加大引导支持力度,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坚持外引内强结合,培育一批有潜力的企业。科学合理规划,鼓励重点企业发展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同时加强全链条安全监管,推动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地区:《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发布】

大力发展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加快推进调峰气电建设和煤电扩能改造,积极开发新能源。到2025年,预计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8亿千瓦以上,水风光发电量达到4990 亿千瓦时以上,按替代煤电机组测算,相应减少煤炭消费1.6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亿吨,为省碳达峰、碳中和奠定良好基础。

 

【地区:《山西省“十四五”低碳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发布】

大力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光伏、风电、煤层气等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布局氢能、储能等新能源项目。依托我省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条件,结合可再生能源政策、技术进步趋势,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

 

【地区:《辽宁省“十四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发布】

“十四五”期间,辽宁省将新建、改建各类充电设施终端3.3万个,到2025年末,充电设施终端保有量将超过5万个,满足超33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加快智能有序充电示范小区建设,逐步提高智能有序充电桩建设比例,探索单位和园区内部开展“光储充放”一体化应用。

 

【地区:《云南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21—2025年)》发布】

推进新能源车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充电桩和充电站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加大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区、机场、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公交场站等区域充电服务网路布局建设力度,强化充电桩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到2025年,建成公共充电桩4万台。

 

【国际:国际能源署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报告》】

全球能源危机正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急剧增加,未来5年全球总装机容量将增长近一倍,届时将超过煤炭成为最大的发电来源,并有助于保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可能性。

 

【国际:剑桥大学新研究有望提高电动车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表现】

剑桥大学的研究小组实时监测了一种潜在的新电池材料内部的锂离子流动。研究发现,在充放电循环中,锂的储存并不均匀。当电池的放电周期接近尾声时,活性粒子的表面变得锂饱和,而其核心则缺乏锂,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推动现有电池材料的发展,并加速下一代电池的研制。


往期【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链接: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12月2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11月25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11月18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11月11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11月4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10月28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10月21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10月14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10月7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9月30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9月23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9月16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9月9日)电脑端  手机端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每周快讯(2022年9月2日)电脑端  手机端


关联标准
替代标准
引用标准
标准分类号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