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处理法处理含铁酸性水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比较活跃的处理方法。在美国、日本等国已进行了实际应用。其原理是: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在酸性条件下将水中Fe2 + 氧化成Fe3 + ,然后再用石灰石进行中和处理,以实现酸性矿井水的中和及除铁。此法的优点是:对二价铁具有很高的氧化率;二价铁氧化细菌无需外界添加营养液;处理后的沉淀物可综合利用;利用生物转盘工艺是可靠的,日本于1976年已建成两座这种处理站。其缺点是:反应器体积大,投资高;煤炭矿井水成份复杂,常含有一些不利的重金属(如Pb、Zn 等) ,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
美国一些煤矿一直在尝试用人工湿地处理酸性矿井水。从70 年代开始,美国科学家在湿地上建造人工浅池沼, 在其底部铺上碎石灰石, 其上填入混合肥料或其他一些有利于根系生长的有机质, 在混合肥料上种植香蒲(一种植物) 。酸性矿井水流经人工湿地后, pH值可上升, 并可去除50 %以上的污染物(如铁可降低80 %左右) 。但此法处理效果并非很理想, 有些酸性矿井还需要进行其他化学处理。
总之, 世界上不少国家在矿井废水的处理和利用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许多成果, 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煤炭矿井废水成份的复杂性和地域的特点等因素。所以, 现有的处理与回用工艺技术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因此, 针对不同的水质情况和回用的具体要求,开发研究工艺简单、技术可靠、管理方便、经济合理的新工艺、新设备和新药剂,仍是矿井废水处理和利用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