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会员登录 申请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风电场的选址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 2011-03-30     来源:

 

  选址通常分为预选和定点两个步骤。预选时首先从1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面积上进行分析,筛选出1万平方公里较适合的中尺度区域,在进行考察选出100平方公里的小尺度区域,如果该区域具备一定的可用面积,且经验上估测是可以利用的,就开始收集气象资料,并设几个观测风速点;定点是在风速观测的基础上,进行风能潜力的估计,做出可行性评价,最终确定风力发电机额最佳布局。关于选址的记住标准有六个方面。
  (1)风能资源丰富区:
  反应风能资源丰富与否的主要指标有年平均风速,有效风能功率密度、有效风能利用小时数、容量系数等,这些要素愈大,则风能愈丰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风能丰富区指标定为年平均风速在6米/秒以上,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大于300瓦/平方米,3-25/秒风速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
  (2)容量系数较大地区
  风力发电机容量系数是指一个地点风力发电机实际能够得到的平均输出功率与风力发电机额定功率之比。容量系数越大,风力发电机的实际输出功率越大。风场选在容量系数大于30%的地区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3)风向稳定区:
  表示风向稳定的方法,可以利用风玫瑰图,其主导风向频率在30%以上,可以认为是稳定的。
  (4)风速年变化较小区:
  我国属季风气候,冬季风大,夏季风小,但在我国北部和沿海由于天气和海陆关系,风速年变化较小。
  (5)气象灾害较少区:
  在沿海地区,避开台风经常登陆的地点和雷暴易发生的地区。
  (6)湍流较小:
  湍流强度受大气稳定和地面粗糙的影响。所以在建风电场时,避开上风方向地形起伏和障碍物较大的区域。
风电场的微观选址可以采用商业软件WFDFs完成。该软件能够根据风电场的风资源分析,建立出用于设计风电场微观选址的仿真模型,同时进行风电场出力状况分析、经济性评价以及与规划相关的课题研究。且WFDFs可以方便、高效地调整风电场大小、风力发电类型、轮毂高度、风力发电布局,以确定风电场微观选址的最优方案。另外,该软件还可以提供所设计风场的立体效果图以及预防风场噪声与阴影闪烁的情况。
  风电场选址还直接关系到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或风力发电机型的选择。一般要在充分了解和评价特定场地的风特性后,再选择或设计相匹配的风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