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会员登录 申请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工业-燃煤锅炉和窑炉国内应用和发展

发布时间: 2011-03-31     来源:

 

1.现状
我国目前有工业锅炉40多万台,工业窑炉16万多台,年耗煤约4亿吨,按设计要求均需供应块煤或型煤,但实际上块煤供应不足,型煤(工业燃料型煤)还在起步阶段,年产量不超过1000万吨。同时,我国化肥、冶金、建材、机械、玻璃、陶瓷等行业大量使用的煤气发生炉年需块煤4000多万吨,实际年供应量仅2200多万吨,缺口也很大。
粉尘:由于受资金不足的制约,我国大型燃煤锅炉仅配备3-4电场的电除尘器,加之国产除尘设备运行不稳定,控制性能差,实际排放浓度往往高于现有标准。
二氧化硫(SO2):我国由于目前没有掌握烟气脱硫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而引进脱硫设备价格又太昂贵,国力难以承受,因此燃煤锅炉的二氧化硫排放基本处于失控状态。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不仅形成酸雨,造成空气污染,而且严重腐蚀锅炉尾部设备,影响生产和安全运行。
氮氧化物(NOX):我国目前仅在新建300MW及以上锅炉装有低氮燃烧器,大量300MW以下锅炉氮氧化物无法控制,而且由于燃烧控制调节水平低,造成氮氧化物生成量的增加。
2.发展方向
总体而言,各地区应综合考虑各自的能源供应条件、环境需求和经济条件,发展适宜的工业锅炉技术,综合布局工业锅炉改造:
<10t/h——根据当地能源供应情况,改烧型煤与天然气;
≥10t/h——逐步实现煤炭优质供应,燃用硫分 <0.5%的煤,或集中脱硫,加强除尘,并逐步向大型化发展;
>35t/h采用循环流化床等技术,推进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
对于新增工业锅炉,应采取有效措施,向大型化、效率化、洁净化方向发展。
提高现有锅炉运行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加快淘汰落后的燃煤工业锅炉。从设备生产源头把关,坚决杜绝已被淘汰的设备技术重新上马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