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名称: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技术
二、技术类别:储碳技术
三、所属领域及适用范围:造纸行业、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农田施肥及土壤改良
四、该技术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情况
目前,该技术已在山东建立了示范项目,年产精制本色草浆 40万吨、本色纸制品 60 万吨和黄腐酸有机肥 60 万吨。在建项目包括山东年处理 150 万吨秸秆制浆造纸综合利用项目,吉林德惠、黑龙江佳木斯正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等,未来将逐步在全国秸秆富产区进行产业化推广。
五、技术内容
1. 技术原理
针对秸秆纤维特点,通过锤式备料、亚氨法置换蒸煮、机械疏解-氧脱木素工艺,实现木素高效脱除、降低黑液粘度并提高黑液提取率,形成适于秸秆的本色纸浆及纸制品制造技术;同时,制浆产生的黑液经蒸发浓缩、喷浆造粒工艺生产黄腐酸有机肥,实现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科学还田。
2. 关键技术
(1)锤式备料技术
使用锤式破碎机替代传统切草机,圆筒筛取代传统除尘机,实现秸秆备料系统杂质的有效去除;
(2)草浆置换蒸煮技术
利用草浆最佳蒸煮终点,使用大液比全液相蒸煮工艺和带有中央施放管的草浆立锅连续蒸煮器,改进锅内滤板的结构、增大过滤面积,实现蒸煮黑液置换和循环使用;
(3)机械疏解-氧脱木素技术
应用疏解机解离纤维新工艺,将疏解机运用于制浆主流程,把机械疏解、氧脱木素技术连用,获得低硬度浆。可根据需求采用单段氧脱或多段连续氧脱木素;(4)本色浆技术:
浆中的纤维性尘埃通过物理方法(筛选净化)除掉,不采用化学漂白方式加以去除,本色浆匀度好、色相稳定,生产过程无 AOX 产生;
(5)制浆黑液制有机肥技术:
以制浆黑液为原料,对其进行蒸发浓缩、喷浆造粒生产黄腐酸有机肥,在废液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同时实现了秸秆的科学还田。
3. 工艺流程
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工艺流程见图 1。
图 1 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工艺流程图
六、主要技术指标
1. 吨浆耗水 22m3;
2. 细浆得率 56%;
3. 耐折度 62 次;
4. 抗张力 40.2N;
5. 本色浆生产过程无 AOX 的产生;
6. 黄腐酸含量≥30%;
7. 有机质≥40%。
七、技术鉴定情况
该技术获得 2009 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于 2015 年 3 月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成果鉴定。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系统相关技术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
八、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泉德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黑龙江泉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山东和润浆纸有限公司等。典型案例 1
案例名称: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年处理 150 万吨秸秆综合
利用项目
建设规模:年处理秸秆 150 万吨。建设条件:项目所在区域农业秸秆资源丰富,水资源等满足项目建设要求。主要建设内容:以麦草为原料,采用亚铵制浆工艺建设 60 万吨本色麦草浆生产线;建设 60万吨本色文化纸擦手纸生产线、100 亿只本色模塑环保餐具生产线;以制浆废液为原料建设 50 万吨有机肥生产线。主要设备有蒸煮锅、氧漂塔、洗浆机等制浆设备,压光机、造纸机等造纸设备和蒸发、造粒烘干机等制肥设备。项目总投资 106 亿元,建设期为 3 年。目前已经完成的项目投资额为 5 亿元,项目已建成 20 万吨制浆系统,结合旧有系统,目前年可生产 20 万吨有机肥以及 25 万吨文化纸和生活用纸,可产生的减排量为 224 万 tCO2,年经济效益 1.6 亿元。碳减排成本为-150~-200 元/tCO2。
九、推广前景和减排潜力
我国森林资源匮乏,秸秆资源丰富,造纸原料进口比例高。大力发展秸秆清洁制浆有利于优化我国造纸行业原料结构调整,替代部分阔叶木浆,减少对外依赖,同时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废液肥料化利用实现了秸秆科学还田,可替代化肥用量,促进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预计未来 5 年,在全国秸秆资源富产区推广建设秸秆清洁制浆及废液生产黄腐酸有机肥项目,年消耗秸秆可达 500 万吨,推广比例约占全国纸浆产量的 3%,形成的年碳减排能力 2240 万 t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