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会员登录 申请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生物质能在燃煤电厂中的利用国内应用和发展

发布时间: 2011-03-29     来源: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生物质气化发电的研究,研制出样机并进行了初步推广,后因经济条件限制和收益不高等原因停止了这方面地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缺电、少电地方迫切需要电能;其次是环境问题,丢弃或焚烧农业废弃物将造成环境污染,生物质气化发电可以有效的利用农业废弃物。所以,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气化发电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九五”期间进行了1MW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研究,旨在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型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1MW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已于199810月建成,采用一炉多机的形式,5200kW发电机组并联工作,20007月通过中科院鉴定。由于受气化效率与内燃机效率的限制,简单的气化-内燃机发电循环系统效率低于18%,单位电量的生物质消耗量一般大于1.2/kWh

根据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至2010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要超过300kw。因此,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支持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技术商业化的进程。但是,我国目前的生物质发电技术(气化)的最大装机容量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现有条件下研究开发与国外相同技术路线的BIGCC系统,存在很大困难。同时,国外比较成熟的生物质气化发示范项目仍然存在很多技术难点,如燃气轮机的改造、气体的净化、废水和废物的回收处理等,而且建成成本和发电成本均太高,完全需要国家各方面优惠政策和环保政策的扶持。因此,利用现有技术,研究开发经济上可行、效率较高且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质发电系统是我国今后能否有效利用生物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