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发方式上区分,我国海上油田开发有两种类型,一是以胜利埕岛油田为典型的自主开发方式,一是CNOOC的合作开发方式,如南海的陆丰22-1油田,该油田汇集了当今世界的尖端技术,包括双定位水下卧式储油树、电( 液控制系统、泥线增压泵、电缆系统和遥控作用机器人等。而以自主开发的胜利滩海更能代表我国海上技术的发展现状。国内在海上油田开发过程中,开发和研制了一些新技术,这些技术包括:
(1)轻型平台技术我国对轻型平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目前我国已建成的轻型平台有:可移动式3腿简易试采平台;独腿固定式采油平台;2腿3桩(2腿2主桩加1 根水下桩)新型轻型平台等。最近,胜利油田与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制出了一种新的简易平台基础形式——筒形基础平台,并已在1991 年10月利用负压和压载水箱下沉于CB21B井位,该平台工作水深
(2)FPSO设计建造技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两艘FPSO—南海奋进号和渤海世纪号今年相继下水,标志着我国FPSO的设计建造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南海奋进号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内转塔式单点系泊,能抗拒风速为
(3)多相流技术多相泵的研制趋于成熟,应用范围逐步推广。多相计量技术发展较快,已进入商业性阶段。石油大学编制的油气混输工艺计算软件通过将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的两相流管道相比较,误差小于20%。在油、气、水三相混输及相态划分和转相点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4)紧凑型设备的研制由胜利设计院研制的液&液旋流除油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除油效率高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海上油田的开发。当来水含油<1000mg/L 时,出水含油<50mg/L。其材料和工艺已达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5)海水脱氧采用国际首创的超重力脱氧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重量轻、处理效果好等特点,适合在海上平台使用。
(9)一些元件的国产化导管架封隔器的研制成功,使每个导管架封隔器的价格降低,节省了大量外汇。自行研制出的锻制钢性节点,其性能达到国外产品水平,价格仅为国外同等产品的三分之一。
(7)海底单壁输油管技术研究、滩海油田钢结构腐蚀控制技术研究、海上平台高压电气设备研究、胜利滩海道路建设新技术研究等于近期通过鉴定。这些研究项目都是中石化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