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全球光伏组件的产量达到287.7MW,比上一年增长了43%(其中日本增长61%,达到128.6MW,德国增长50%,美国增长23.3%),是全球增长率最高的产业(超过了IT产业和通信产业)。
以下列举的一些数据⋯可以说明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近况:
通过改进工艺、扩大规模,太阳电池组件的生产成本己开始大幅度降低。组件成本30年
来己降低2个数量级,2000年世界重要太阳电池组件厂商的成本均大约为2 5美元/Wp,
组件售价3.5美元/Wp左右。2001~2005年期间单个生产厂商的规模生产能力预计可达50一IOOMW/年。
当前地面应用最多的太阳电池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大类。目前单晶硅电池的实验室摄高效率为24.7%(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多晶硅电池的实验室最高效率为19 8%(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非晶硅电池的实验室最高效率(三结)为15.2%(Uni—solar)。
1995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与太平洋能源公司合作,投资500万美元,计划用7 年时间开发出薄膜电池的产业化生产技术,计划建立年产20MW的生产线。据报道,该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中指出:“薄膜太阳电池的成本可下降到1澳元/Wp以下”。这样,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将可与常规能源发电的低谷电价相比拟。同样,美国、日本、欧洲等其他发达国家也正在加紧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