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会员登录 申请会员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核能供热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 2011-03-29     来源:

 应用核能供热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在发电的同时采用抽气供热,这与常规热电厂相似。这种方式从有效利用燃料角度来分析,经济性较好。但是核供热电站一般蒸汽参数较低,相应的汽轮发电机效率低,设备大,相应的热效率低于烧有机燃料的供热电站。

         第二种为建造单纯核供热站,即建造只产生低压蒸汽和热水而不发电。则反应堆不必采用高温高压,只有1.52.0兆帕,甚至更低压力。这样反应堆等一回路系统设备管道的制造安装容易成本低。另外,核供热站低温低压,安全可靠,可以建造在热用户附近,降低热管网投资,直接向市区供热。

         目前世界已有的主要低温供热堆型有:(1)壳式一体化自然循环压水堆,如前苏联设计的AST500,其热功率为500MW,工作压力为2.0兆帕;(2)池式核供热堆,如加拿大建成的SLOW POKE堆热功率2000千瓦。反应堆为池式常压;自然循环,冷却水出口温度为80℃,在热交换器处被冷却剂50℃后通用反应堆,热利用率可达50%。此外,瑞典的ASEA公司也设计成类似的供热站。上图为低温核供热站。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低温核供热模式堆采用深水池式低温供热堆,热功率为5MW,池表面为常压,冷却水温度可达114℃,向热网提供90℃左右热水,该核供热站已于1989年建成运行。

         目前我国已设计壳式一体化自然循环核供热堆。其热功率为200MW,工作压力为2.5兆帕,反应堆堆芯和主热交换器均布置在压力壳内。系统压力由压力壳内上部空间中氮气和水汽混合物压力维持。图为壳式自然循环供热堆。

         由于该堆采用了一体化、自稳压、全功率自然循环冷却,控制棒动压水力驱动,双层结构及非能动安全系统等措施。具有优异的固有安全特性,因此该堆可以建造钢密的居民区附近。

         一座20万千瓦的低温核热站可以满足5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供暖。每年节省标准煤30万吨,减少1亿多万吨公里的运输量。同时减少排放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