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将建世界最大海浪能发电站
2007年10月2日
莫神星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能源与环境法研究中心 上海 200237
为遏制全球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发展包括太阳能、风能、海浪能和潮汐能等在内的清洁能源。
海浪能系来自风力,随风速快慢变化具有不同之能量,因风能亦来自太阳能,故海浪能基本上亦间接来自太阳能。海浪能须自海上萃取,然后再将动力输送至岸上供陆地使用。
海浪能一般多应用在发电上,利用海浪能发电具有如下优点:
1.无穷资源:海洋占地球表面积有十分之七,不须花钱买能源;
2.可靠能源:不受国情与战争之影响;
3.供电可靠:可24小时连续供电,不怕原料缺乏;
4.干净能源:无环境污染;
5.厂址易找:无土地问题;
6.容易操作:仅需少数人员即可操作。
最早利用海浪能发电之国家,首推日本。1964年,日本人设计出第一号波力发电,其用来指示航程之浮标,此种设备发电量很小。后来,日本人又造出一艘海浪能发电船,船宽12公尺,长80公尺,内部可装11台发电机,每部发电机平均发电量为125KW。
1988年,加拿大在芬兰岛南部海岸,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海浪发电装置,装机容量达1000千瓦。
潮汐是指海水有规律的涨落现象;海水在这种涨落运动中具有的能称为潮汐能。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
海浪能发电站利用由风力引发的海浪来发电,与利用潮汐能量的发电站原理类似。世界沿海国家利用海浪发电的浪潮可谓方兴未艾。
目前积极从事海浪能发展之主要国家为英国、日本、挪威和美国。
英国将海浪发电的研究放在新能源开发的首位,甚至称其为“第三能源”。1991年,英国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海浪发电站,使用一台韦尔斯气动涡轮机,把一个峡谷的海浪变成了电能。作为岛国,英国海岸线很长,充分利用海洋能源,对解决英国的能源及环境问题意义重大。英国风能协会负责人玛丽亚·麦卡弗里说,海浪能发电站代表“一种进步,它使英国在从海洋获取无碳能源方面成为全球热点”。
英国政府2007年9月17日批准建立一座海浪能发电站的计划,建成后其规模将为世界之最。这座海浪能发电站将建在英国西南部的圣艾夫斯湾,耗资达2800万英镑(约合5600万美元),计划于2009年投入运行。发电站的设计装机容量为20兆瓦特,发电量能满足7500个家庭的电力需求,可在25年内减少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英国环保组织“碳基金”说,海浪能和潮汐能发电2020年将占英国总发电量的3%,甚至更多。
海浪能发电站利用由风力引发的海浪来发电,与利用潮汐能量的发电站原理类似。世界沿海国家利用海浪发电的浪潮可谓方兴未艾。
1988年,加拿大在芬兰岛南部海岸,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海浪发电装置,装机容量达1000千瓦。
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工程师斯蒂芬•索尔特就发明了利用海浪发电的“爱丁堡鸭”海浪发电装置。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如英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芬兰、丹麦、法国等都在研究和试验海浪发电,并相继提出了数百种发电装置设计方案。但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技术问题,海浪发电研究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突破。直到今天,在能源开发方面,海浪能的利用仍然落后于风能和潮汐能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