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分类
|
石灰/石灰石抛弃法脱硫技术
|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
|
原理
|
该技术是以石灰或石灰乳液作脱硫剂,在吸收塔内对含SO2的烟气喷淋洗涤,反应生成CaCO3和CaSO3。
|
该技术实际上是在抛弃法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区别在于向吸收塔的浆液中鼓入空气,使CaSO3氧化成CaSO4(石膏),使副产品实用。
|
优点
|
技术成熟可靠,原料可本地化,生产成本较低。
|
脱硫剂——石灰石来源丰富廉价。适用的煤种范围广、脱硫效率高,当Ca/S=1时,脱硫效率可大于90%,设备运转率高,技术可靠稳定,产品可出售,是我国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脱硫工艺。
|
缺点
|
容易导致吸收塔堵塞,脱硫反应生成的和处理困难,会造成二次污染。
|
初期投资费用大、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系统管理操作复杂,设备磨损腐蚀现象较为严重,副产物石膏由于销路问题只能堆放,废水也较难处理。
|
原理
|
在循环流化床中加人脱硫剂石灰石,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由于流化床具有良好的传质和传热特性,所以在有效吸收SO2的同时,还能除掉HCl和HF等有害气体。
|
优点
|
与湿法相比,结构简单,造价低,约为湿法投资的50%;
在使用Ca(OH)2作脱硫剂时,有很高的钙利用率和脱硫效率,用此法可处理高硫煤,在Ca/S为1-1.5时,能达到90-97%的脱硫效率。特别适合于高硫煤。
运行可靠,由于采用干式运行,产生的最终固态产物易于处理。
|
方法分类
|
双碱法脱硫技术
|
氧化镁法脱硫技术
|
原理
|
用碱金属盐类如纳盐的水溶液吸收SO2,然后在另一个石灰反应器中用灰石或石灰石将吸收了SO2的溶液再生,再生的溶液返回吸收塔再用。而SO2还是以亚硫酸钙和石膏的形式沉淀出来。
|
利用MgO浆液或水溶液作为脱硫剂洗涤烟气脱硫。吸收了SO2的亚硫酸盐和亚硫酸在一定温度下分解产生H2S气体,再用于制造硫酸,而分解形成的金属氧化物得到了再生,可循环使用。
|
优点
|
其固体的产生过程不是发生在吸收塔中,避免了石灰石石灰法的结垢问题。
|
投资省,可将吸收了SO2产生的亚硫酸盐和亚硫酸进行分解, 得到H2S,用于生产硫酸,使有效资源得到回收利用。
|
缺点
|
同样存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困难, 会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
在生产过程中会有8%的MgO流失,造成二次污染。
|
原理
|
采用氨水为脱硫吸收剂,与进人吸收塔的烟气SO2接触混合,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再通入空气氧化生成硫酸按溶液后,经过蒸发结晶、离心机脱水、干燥后制得化学肥料硫酸铵。
|
优点
|
投资省,技术成熟可靠,脱硫效率高,并利用烟气的热量浓缩结晶生产硫铵,能耗低。副产品得到硫酸铵,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高,投资回报率高,无废渣排放,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无新增污染源。
|
缺点
|
脱硫系统设备腐蚀大,吸收剂氨水价格远比石灰石高。如购买液氨来进行烟气脱硫,其运行成本较石灰石脱硫技术要高。
|
原理:
|
层燃锅炉都是燃用原煤,其中占多数的正转链条炉排锅炉,原有的斗式给煤装置,使得块状、粉状煤混合堆实在炉排上,阻碍锅炉进风,影响燃烧。将斗式给煤改造成分层给煤,即使用重力筛选将原煤中块状、粉状煤自下而上松散地分布在炉排上,有利于进风,改善了燃烧状况,提高煤的燃烧率,减少灰渣含碳量。
|
节能效果:
|
可获得5%-20%的节煤率,节能效果视改前炉况而异,炉况越差,效果越好。
|
投入产出率:
|
投资很少,回收很快。
|
原理:
|
对于正转链条炉排锅炉,这项技术改造是从炉前适当位置喷入适量煤粉到炉膛的适当位置,使之在炉排层燃基础上,增加适量的悬浮燃烧;但是,喷入的煤粉量、喷射速度与位置要控制适当,否则,将增大排烟黑度,影响节能效果。
对于燃油、燃气和煤粉锅炉,是用新型节能燃烧器取代陈旧、落后的燃烧器。
|
节能效果:
|
前者可获得10%左右的节能率。
后者节能效果视改前炉况而异,炉况越差,效果越好,一般可达5%-10%。
|
投入产出率:
|
投资很少,回收很快。
|
原理:
|
正转链条炉排锅炉的炉拱是按设计煤种配置的,有不少锅炉不能燃用设计煤种,导致燃烧状况不佳,直接影响锅炉的热效率,甚至影响锅炉出力。按照实际使用的煤种,适当改变炉拱的形状与位置,可以改善燃烧状况,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煤消耗,现在已有适用多种煤种的炉拱配置技术。
|
节能效果:
|
可获得10%左右的节能效果。
|
投入产出率:
|
技改投资半年左右可收回。
|
原理:
|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煤粉在炉膛内循环流化燃烧,所以,它的热效率比层燃锅炉高15%-20%,而且可以燃用劣质煤;由于可以使用石灰石粉在炉内脱硫,所以,不但可以大大减少燃煤锅炉酸雨气体SO2的排放量,而且其灰渣可直接生产建筑材料。
|
节能效果:
|
这种改造已有不少成功案例,节能减排效果很好。
|
投入产出率:
|
它的改造投资较高,约为购置新炉费用的70%。
|
原理:
|
燃煤锅炉的主要辅机——鼓风机和引风机的运行参数与锅炉的热效率和耗能量直接相关,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通常都是由操作人员凭经验手动调节,峰值能耗浪费较大。采用低耗电量的变频技术节能效果很好。其优势在于:电机转速降低,减少了机械磨损,电机工作温度明显降低,检修工作量减少;电机采用软启动,启动电流从零逐渐上升到额定电流值,不仅节能而且不会对电网造成冲击。
|
节能效果:
|
节能效果显著,一般情况下可以节能约30%。
|
原理:
|
工业锅炉控制系统节能改造有2 类:
①按照锅炉的负荷要求,实时调节给煤量、给水量、鼓风量和引风量,使锅炉经常处在良好的运行状态。将原来的手工控制或半自动控制改造成全自动控制。这类改造,对于负荷变化幅度较大,而且变化频繁的锅炉节能效果很好,一般可达10%左右;
②对针供暖锅炉的改造。在保持足够室温的前提下,根据户外温度的变化,实时调节锅炉的输出热量,达到舒适、节能、环保的目的。实现这类自动控制,可使锅炉节约20%左右的燃煤。
|
节能效果:
|
①对于负荷变化幅度较大、且变化频繁的锅炉节能效果很好,一般可达10%;
②使锅炉节约20%左右的燃煤。
|
原理:
|
锅炉所产生的蒸汽,经过生产用热设备后会生成冷凝水。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尤其用于锅炉给水。锅炉补给水利用蒸汽冷凝水,有如下好处:热量利用,蒸汽冷凝水回水温度一般为60-95℃,可以提高锅炉给水温度40-60℃;冷凝水回收量一般可达到锅炉补给水量的40%-80%,大大节约锅炉软水用量;给水温度的提高,提高了锅炉炉膛温度;蒸汽冷凝水含盐量较低,可以降低锅炉排污量。
|
节能效果:
|
节煤效果明显,既节约用水又节约用盐,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烧,提高锅炉热效率;减少了企业污水排放量和烟尘排放量。
|
原理:
|
简称“锅炉均匀分层燃烧”,是一种新的燃煤工业锅炉技术。其理论根据是均匀分层燃烧机理,其载体是多功能均匀分层燃烧技术装置。该技术实施时首先解决锅炉给煤、燃烧二系统内存在的缺陷如不科学地给煤、炉排漏煤、漏风、窜风等问题,再使煤在理想工况下燃烧煤接近完全燃烧,降低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
节能效果:
|
在4t/h至80t/h锅炉上实践说明,烧原煤锅炉运行效率平均提高10%,平均节煤10%,提高出力15%,节电15%,排烟黑度接近零级。
|
原理:
|
这项改造是用新锅炉替换旧锅炉,包括用新型节能型锅炉替换旧型锅炉,用大型锅炉替换小型锅炉,用高参数锅炉替换低参数锅炉,以实现热电联产等,如用适当台数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替换多台小容量层燃锅炉,实现热电联产。
|
节能效果:
|
可以较大幅度提高锅炉的能源效率,节能效益可观。
|
投入产出率:
|
投资回收期较短,长则4-5 a,短则2-3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