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整理:IEEE PES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技术委员会
【政策: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报送“十四五”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工作方案的通知》】
通知就“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布给出指导意见,重点支持每年不低于20亿千瓦时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的多能互补项目,以及每年不低于2亿千瓦时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且新能源电量消纳占比不低于整体电量50%的源网荷储项目。
【政策:国网发布《国家电网公司能源互联网规划》】
包括:提升配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充分利用柔性配电、虚拟电厂、电化学储能、有序充电等技术,加强配电网互联互通和智能控制,不断强化配电网资源配置作用,满足国网经营区装机容量超过1.8亿千瓦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促进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就地消纳;积极推动微电网发展,因地制宜建设并网型、独立性微电网,促进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用能终端、新型储能等多元负荷聚合互动,实现消费侧源网荷储一体化,参与电网调峰与优化运行;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在工业生产制造、电力供应、交通运输、居民采暖、家庭电气化集五大领域,拓展电能替代广度深度,“十四五”期间,公司经营区替代电量达到6千亿千瓦时;等。
【政策:浙江发改委印发《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规划指出,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做大,推广应用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60万辆,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等。
【政策:上海崇明将打造碳中和示范区】
崇明区今年将完成《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及其他方案,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与举措。其中,崇明岛将建为碳中和岛,全力推进能源、交通、建筑的低碳化发展;长兴岛将建为低碳岛,积极谋划长兴碳中和产业园建设;横沙岛将建为零碳岛,逐步以零碳能源替代高碳、低碳能源。
【政策:佛山发布《佛山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
提出要以氢能为重点持续扩大新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加快充电、加氢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设综合能源服务站,促进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配合省加快建设市际氢能运输走廊,逐步降低燃油消费比例,构建完善现代交通能源保障体系。
【行业:南网发布《数字电网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白皮书》】
包括:将加大5G基站、物联网、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投入;终端能源消费“新电气化”进程也将加快,交通领域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将从目前5%提升至2060年约50%;将加快建设数字电网,依托强大的“电力+算力”,构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能源生态系统,保障新能源消纳,以数字技术助推能源消费革命;通过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聚合海量用户侧可调节资源,大力建设虚拟电厂,引导用户合理用电,促进发电侧与负荷侧双向互动。
【行业:深圳供电局在全网率先推出“充电易”服务】
该服务旨在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加快推进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建设,能更精准地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增值服务,助力新能源发展,预计今年年底前覆盖全深圳市不少于100个居民住宅小区,不断满足新能源汽车车主高效办电需求。
【数据:“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论坛开幕】
从论坛上获悉,截至2020年底,全球加氢站约为544座,我国建成加氢站128座,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保有量达7000多辆。
【数据:一季度新增发电装机2351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占比过半】
一季度,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35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996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占比超过50%,发电装机延续绿色发展趋势。
【国际: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全球电动汽车展望》】
报告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将达到1.45亿辆。如果各国政府加紧努力实现国际能源和气候目标,全球电动汽车数量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到2020年达到2.3亿辆。
【国际:日本纯电动汽车充电桩首现年度下降】
日经中文网4月26日发消息指出,日本纯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在2020年度首次出现减少,2021年3月底数量为29214个,比一年前少了1000个。
【国际:国际能源署(IEA)预测今年碳排放增速史上第二高】
全球经济复苏刺激了化石燃料的使用,预计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年增速将达到有史以来第二高的水平。能源署警告称,这一增速仅次于10年前金融危机后的大规模反弹,若各国政府不迅速采取行动,气候目标将难以实现。
【国际:“欧洲氢骨干(EHB)”行业协会更新专用氢交通基础设施愿景】
提议至2030年达到11600公里、至2040年达到39700公里的氢气运输网络,目标将向21个国家运送氢气。来自11个欧洲国家的12家天然气传输系统运营商已经加入EHB的该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