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伴生气利用节能减排技术

发布时间: 2011-03-30 05:07:41   作者:   来源:

1.       油气密封技术

  原油全密闭输送指原油从生产井口采出计量站(或阀组站)联合站原油储罐原油装车之前觉得油气密封混输的密封工艺处理工程。

其主要特点是:油田内油不见天、气无火炬。稳定富气和稳定轻油均能进入轻烃回收装置,可有效增加液化轻烃产品的产量。

2.       净化处理技术

  工艺流程:站外来油气水混合物一级分离(油气分离器)二级分离(空冷器)三级分离(除油器)去加热炉

  将空冷器安放在除油器上部,两套设备合二为一,大大降低了占地面积,减少管道工程量,简化了流程,从分离气来的天然气先进入空冷器,由于分离器温度为站外来液温度较高,经过空冷管道与室外空气换热,使温度降低。同时,天然气中的轻组分凝结成轻油流入除油罐中,天然气进入除油罐,由于除油罐有较大的容积,可大量储存天然气及轻油;轻油回收进系统,可起到降粘减阻的作用。

3.       轻烃回收技术

工艺方法:冷剂制冷有氨、氟利昂、丙烷循环制冷。安和氟利昂已经逐渐被淘汰。丙烷冷剂压缩循环制冷温度为-35-30,制冷系数较大,丙烷冷剂可由轻烃回收装置自行产生,无刺激性气味。采用膨胀制冷法的工艺装置,国内有膨胀剂制冷和热分离制冷两种方法。大多数装置采用中低压小膨胀比的单机膨胀剂制冷技术,膨胀比小(24),制冷温度一般为-50,装置运行平稳,工艺技术成熟,得到广泛应用。还有一些有利于节能降耗,提高轻烃收率的新工艺,如气体过冷工艺(GSP)、液体过冷工艺(LSP)、直接换热工艺(DHX)、混合冷剂制冷工艺等。

4.       原料气脱水技术

  目前国内轻烃回收装置大多采用分子筛脱水方法,在中深冷装置中全部用分子筛脱水方法。国外还常用三甘醇脱水法、喷注甲醇或乙二醇防冻脱水法。深冷装置多采用分子筛脱水法与其他脱水方式结合。

5.       冷换技术

  国内常应用板翅式换热器作为主要换冷设别,其具有占地面积小、绝热材料少、安装费用低的优点,却具有较小的换热温差、传热效率高,可最大限度的进行能量回收利用,以降低能耗,简化流程。

6.       撬装化技术

  国内撬装化技术的开发应用受国产设备和运输条件的限制,撬块数量少,单块重量小于国外。受国内有关标准、规范等制约,占地面积比国外大。

主要设备:天然气压缩机组有复式、离心式和往复式,驱动方式有电机驱动、燃气轮机和燃气引擎。涡轮膨胀机有FWPT系列膨胀机组。分馏塔多数采用填料塔,少数采用浮阀板式塔。加热炉有圆筒式和火筒式,圆筒式加热炉的特点是热负荷较大,在1000-25000kW时热效率高,采用空气预热系统后,热效率可达80%-90%。;当热负荷在20-500kW时宜采用火筒式加热炉,其炉体小、重量轻、节省钢材,占地面积小,便于实现撬装化。

7.       天然气膜法轻烃回收技术

  有机蒸汽膜法回收系统主要采用“反向选择性高分子复合膜。根据不同气体分子在膜中的溶解扩散性能的差异,在一定的压差推动下,可凝性有机蒸汽(如丙烷、丁烷、重烃等) 与惰性气体(如氮气、甲烷、氢气等) 相比,被优先溶解渗透,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8.       干气利用技

燃气发电站:经轻烃回收装置处理后的干气可作为发电站的燃料供应电力。

全自动燃气锅炉:可满足生产装置的用热及采暖符合,其燃料是轻烃装置处理后的干气,具有自动点火、火焰检测、压力控制、热效率高等特点。

生活及地方用气管网:建设供气管网,可满足地方生产、生活用气的需要。

9.       富余伴生气回注技术

油藏方案研究:从地质油藏上分析油田注气对生产的影响,研究伴生气回注后油田年产量的变化,评价局部注气后对产油量、采油速度及最终收采率的影响,乙炔死那个深入展开系统的进下及地面注气工艺研究天然气回注工程。研究发现,注气后,油田累积产油量增加。

10.   井筒工艺技术

  关键在于在一套工艺管柱中建立起三个相关介质的通道:注气通道、采油通道和电潜泵井采油井筒放气通道。采用特殊Y接头管柱和配套的井下专用工具事先痛经的采油注水。利用特殊的Y接头,在该接头上、下端分别建立两个通道。下端建立的通道悬挂电潜泵实现向上采油,一个通道实现向下注气;上端的一个通道向上出油,另一个通道向下注气。两个通道与套管的环空,作为采油的排气通道。

11.   地面设施

  将富余伴生气通过管线引入注气洗涤器,经过伴生气压缩机升压进入调储罐,然后注入平台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