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经典案例

发布时间: 2011-03-31 12:36:39   作者:   来源:

1 工程概况

  套保油田位于吉林省白城市的镇赉县套保镇,开发方式为常规开采、蒸汽吞吐开采、冷砂开采三种方式,其以蒸汽吞吐开采为主。该油田需开采白87 区块、白 92 区块、白 97 区块三个区块。其中白 87 区块含油面积 2.1km2 储量 453×104t,共有生产井 86 口,平均日产油 17.6 t,含水 62.5%,采出程度 2% 套保油田白 92 区块共有 97 口井,日产油 28.03 t,含水 51.76%,采出程度 2%;而套保油田白 97 区未探明储量。 该油田属于流动开发, 开发工程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油井及与其相关的钻井、采油、井下作业、原油输送等工艺过程。

2 油田开发产生固体废弃物

2.1 落地原油

  施工期落地油主要来自新井完钻过程的试油过程、非正常生产情况下的泄漏等,生产期落地油主要来自于修井过程。 对于试油过程中产生的落地油,采取试油进罐的方式,即试油时将原油导入油池,并用罐车拉至联合站进行处理,油池内的油土进联合站的油土分离装置进行处理。 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落地油的排放量, 可使落地油的回收率达到99% 生产期修井作业采用在井场铺垫塑料布的清洁生产工艺回收修井落地油, 对于洒落在井场的油土将运至英台油气处理一站进行油土分离, 落地油回收率可达到100%,不向土壤环境排放落地油。 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主要集中在表层 020 cm 的土壤中, 基本不会随土壤中水分上下移动,毛细现象较弱,只要对落地油采取有效的回收措施, 就不会对区块的地下水产生明显影响[2] 但上述落地油一旦排放,除直接污染井场附近的土壤外, 也可能随地表径流污染附近的水体。因此,一定加强施工期固废处置措施及施工管理,确保落地油及时回收,不外排。

2.2 钻井泥浆影响分析

  钻井过程中弃置于泥浆池中的泥浆, 其产生量随井深而改变,根据《油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文集》提出的经验公式:式中:V 为钻井废弃泥浆排放量,m3D 为井的直径,mh 为井的深度,m。由于各井段的钻井直径不同,计算繁琐,按吉林油田废弃泥浆的产生量每万m 进尺在 780m3左右来确定, 本工程合计产生废弃泥浆2 106m31.15t/m3),约为 2 422t 本工程全部为单井,所以钻井泥浆不能重复使用, 只能将井场的泥浆池底部做好防渗,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后全部填埋。

2.3 钻井岩屑

  钻井过程中,岩石被钻头破碎成岩屑,其本身无污染,一般用于填垫井场。 一般情况下,岩屑的排放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W 为井场岩屑排放量,t则本项目施工期每口井岩屑产生量约为54t,全部完钻将产生钻井岩屑2 268t 钻井过程中产生的钻井岩屑所含污染物的量很低, 一般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但也不能任意堆放。本项目的钻井岩屑全部用于铺垫井场及井间道路, 不外排,对外环境影响极小。

固体废物处置

3.1 落地油处置

  对于在修井过程中产生的落地原油应利用厚塑料布覆盖井场地面,避免落地油直接进入土壤。另外,提倡文明作业、提高修井效率、减少修井次数、延长修井周期等管理措施,可进一步减少落地油的产生量。 对运油过程中运油车辆可能散落的原油, 可在油罐下部的排放管处装置一个小型铁槽,以承接滴漏的原油,运至联合站后将铁槽内的原油回收,可避免对沿途土壤环境的污染。

3.2 钻井泥浆处置

  钻井泥浆主要产生于施工期的钻井期间,应采用泥浆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采用泥浆无害化处理技术的浸出液各污染物浓度低于毒性鉴别标准。在进行废弃泥浆的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应首先对泥浆坑采取防渗措施。 其防渗主要是复合衬层,即用机械将天然材料衬层压实(底层土壤压实);然后用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作为底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稀,厚度不小于1.5mm,其防渗系数不大于10-12cm/s 最后再在人工衬层上覆盖5cm 的粘土,进行机械压实。 泥浆坑经以上处理后,其渗透系数要小于1×10-7cm/s 因此其防渗可以满足要求。 无害化处理的钻井泥浆全部用于填埋井场或油区铺路等。

3.3 废岩屑处置措施

  钻井过程中产生的钻井岩屑中污染物含量较低, 一般情况下小颗粒的岩屑可与泥浆一起填埋并经无害化处理; 经振动筛分离出来的较大岩屑用于铺垫井场和油区的土路。经调查,井场及井间支路所需土石方量较大, 完全可以消耗掉工程钻井产生的废岩屑,并且废岩屑种污染物浓度极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

浅析油田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