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在安徽合肥市贵阳路,安徽合肥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正在对该市滨湖新区能源系统3号站的电力设备进行全面验收与安全检查。这是全国首批、安徽首个“全能源式”区域能源系统,也是该市“电能替代”重点示范项目之一。
合肥市是全国首批8个中欧低碳城市合作项目专项试点城市之一。该市通过与欧洲国家开展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深度交流,合作实施一批具体低碳项目,提高合肥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在初步计划申报的3个合作项目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滨湖区核心区的综合能源系统项目。
与常见的城市能源站项目不同,滨湖新区能源系统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地源热泵、再生水蓄能、冷热电三联供等技术,综合使用大自然60%的可再生与40%清洁能源,形成多能互补型能源供应方式。该能源系统实现对滨湖核心区内约300-500万平方区域的新建居民小区、金融中心等地实现供冷、暖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地源热泵系统打井达7571口,深度120米,高效能比的热泵机组消耗少量的电力进行驱动,就能完成对室内的制冷或供热循环。
考虑能源站项目的特殊性,合肥公司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要抓手,主动与政府部门、项目建设方做好对接与服务保障。该公司的专职客户经理全过程跟踪,在设计上进行指导,全力压缩办电流程和降低办电成本。施工阶段,合肥公司全力在能源站配电设备的安装、技术参数选择等方面给予支持。竣工前,该公司又及时服务客户做好专项优惠电价的申请,确保能源站项目在送电时即享受优惠电价,全面提高能源站项目的经济性。
滨湖新区能源系统3号站首期供暖热泵预计将于11月底率先投运,后期冷热电三联供、冰蓄冷等系统也将陆续投运,全面实现多能互补、低碳高效的冷热联供。与传统的空调等供暖系统相比,能源站项目预计年节约用电量6114万千瓦时,节省运行费用30%以上;年节约原煤达3.4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9万吨,减排碳粉尘1.66万吨;对于区域电网来说,将降低70%左右的配电容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